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滅苦之道

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

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契經雜因誦】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沉浸於無限法喜的感動之後,他考慮到現實問題:如此全然超越世間的真理,有誰能信解奉行呢?於是他曾打算立即入滅。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舍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毗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雖然這些都是世人所熟悉、讚賞的,但它們全都屬於世間,不能超越世間。即使將它們全部加在一塊,也不值得釋迦牟尼感動得直欲入滅。

人們在生、老、病、死之間承受著憂、悲、惱、苦,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深切關注這項無可避免的殘酷事實,並為此出家尋求因應之道。終於,佛陀以智慧覺觀務實地解決了這項困境。這震古鑠今的偉大功績,正是正法的珍貴之處!

許多人無視於老、病、死的脅迫,或是聽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壯、或是忙於追逐世俗價值,人們往往無暇駐足于正法的勝義,畢竟它們已超越世間,無法以世間的標準衡量。誠如佛陀所疑慮:有誰能信解奉行呢?

二十五個世紀以來,為了將佛法傳佈於世間,歷代祖師們各自發揮豐富的思想創意及宗教體驗,自由地詮釋佛法,雖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碩果累累,幾乎囊括世間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卻也使得佛陀所正覺、超乎世俗知識及想像的正法,就此隱沒不顯。

世間仍有不少愛好智慧的人,他們警覺到老、病、死的桎梏,懷疑世俗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他們找尋真理卻苦無出路。事實上他們需要正法,並且他們也是正法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

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當長夜驅馳生死。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修無間等。【契經 雜因誦】


印度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禪定。藉助禪定,人類才得以發現生命輪回的事實。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生死死生,眾生在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中翻滾、輪轉,無止息處。輪回的觀念不在於提醒人們負起善惡果報的責任感,而是更深入地反省:如此周而復始的生死流轉,究竟有何意義?有何目的?印度人於是開展出迥異于其他文化的解脫觀。也正是這套解脫觀令印度哲學得以衍生出了不起的修行文化,使大批大批的社會精英將全部的生命投注於哲學理想的實現,成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社會運動。

然而,禪定的功用只是擴大了人們的視界,生命的期限從今生延續至生死輪回,世間的舞臺由人身拓展為五道眾生。但生命的茫然依舊、世間的苦迫依舊。解脫,光靠禪定是無能為力的。

佛陀是位優異的修行者,舉凡印度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及修行理論,佛陀無不精通。成佛前,他實踐過所有的修行,並且每一種修行都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所得到的卻只是頹然地證實它們全都不是真理、全都無助於解脫。他明白,答案唯有靠自己以智慧去尋求了。

在尼連禪河畔,他來到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沉思,捨棄一切臆測、想像及傳說,以生命完整、實際的運作過程為物件,經過嚴謹地觀察、精確地探究、審慎地思惟。終於,這亙古迷思得到解答、輪回鎖鏈由此斬斷、涅槃帷幕終告開啟、等正覺者出現於世。

成等正覺之後,佛陀願將這寶貴的體驗貽享世人,經過歸納整理,將所知、所見的正法,以四聖諦向世人講說。

四聖諦是佛陀正覺的內容、正法的軸心、契經的宗要。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一切的疑惑,全都將在四聖諦的解析下冰消瓦解。若是能進一步地實踐四聖諦,便能進趣修行的終極目標--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反之,若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縱使精通三藏教典、辯才無礙,證得禪定神通、瑞相感應,仍然不能豁免長夜驅馳生死。

四聖諦分別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苦”是聖諦、是真理、是見法及解脫的重大關鍵。倘若不能明白聖諦全然在這苦的探究及解決,便不可能理解正法。

滅苦,是修學佛法不可或忘的唯一目標。何者為苦?苦從何來?苦如何滅?如何訓練滅苦的技能?這是所有人類文明中最重要、最有價值、至高無上的智慧,也是佛陀唯一想告知世人的真理。

距佛陀入滅已兩千五百年的今日,“知苦滅苦”唯有從北傳《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的〈契經〉去探究了。

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契經 雜因誦】

雖然,原始佛法的重要已為人發掘,但展讀《契經》卻令人感到艱深誨澀、難以理解。問題其實不在經文而在讀經的人。世間思惟是人類與生俱來且不待學習的本能。人們依世間思惟待人處世、研究學問,也依世間思惟讚頌佛陀、研讀佛法。如此,縱使佛陀被形容得萬德莊嚴,佛法被充實得包羅萬象,仍是落入世間思惟,為佛所呵責。

何謂世間思惟?不消說,因自私自利而作奸犯科當然是基於世間思惟,但民族英雄憂國憂民的光耀典範也脫不開世間思惟的範疇,再更深入地追究下去,佛教徒那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宗教情操,又何嘗不是世間思惟!世間思惟的範圍實在太過廣泛也太過普遍,簡直不容列舉,僅能將它的運作過程稍作介紹,藉以描述世間思惟的定義。
感官是眾生接收資訊的管道,透過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每一個人揀選所關注的資訊營造了自己的世間。眾生放任自己的心意,隨逐這些資訊的節拍起舞:感受、想像、思量、辨識,依之發展自己的思惟模式。這樣的精神活動,一律歸納為世間思惟。它們是輪回的動力,推動眾生經歷一世又一世的世間。

思惟四聖諦對人們而言,則是既陌生而又毫無概念的。它和世間思惟相反,必須沉著、敏銳地覺察自己感官和心意的一切活動,不令隨逐世間而翻滾攪動,並藉這樣的觀察,透視生命的真相、解決生命的問題。

《契經》是四聖諦的詳細解說,倘若以世間思惟的方式解讀《契經》,即不能避免謬以千里的差錯。本書將試圖放舍一切世間思惟的既成模式,以四聖諦為座標、以《契經》為經緯,逐步勾勒出這古仙人的滅苦之道。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