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佛學講座

剛曉 法師

(sacca)就是真實之理,其梵語為satya,意為無可爭辯之事實。

根據佛教,與眾生有關的諦理有四。

在《邊際經》中,佛說:

“於此六尺長之身,及其思想相思惟,我說世界、世界之始、世界之滅,及導致世界之滅的原因。”

在這獨特短文中,世界(loka)意指苦。

這段意味深遠的經文講的就是佛的如實智見的四聖諦。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此諦恒存不變。佛陀向這迷妄的世界揭示了此真諦。它們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因為它們是恒常之理。佛陀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獨自覺悟此真諦。他自己說:“它們是前所末聞之法。”

因此,“佛教是印度教的自然發展”這一說法是毫無道理的。

我們雖然要承認。有些基礎學說通用于兩方,但這只不過是因為這些學說共同存在于恒常理法之中。

這些真理在巴厘文中稱之為聖諦。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它們是由最偉大的聖者,遠離情欲的佛陀發現的。

第一諦說的是苦,在英文中,因缺少相應的等同詞,被詮釋為痛苦,傷惱。dukkha(苦)的感覺意為難以忍受(du=難,kha=忍),作為一個抽象的真理,dukkha(苦)為du(可惡)和kha(空)之意。世界以苦為支點,故可惡;世界無任何實體,故為空。

因此dukkha(苦)有可惡之空的意思。

凡夫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聖者如實知見事物的本質。對聖者來說,有生皆苦。在此被虛幻之樂蒙蔽的人類世界上,聖者找不到任何真正的快樂。物質享受只不過是對某些欲望的滿足而已。貪求之物一旦到手即產生厭惡。欲望永遠得不到滿足。

一切有情皆有生,有生則有老,病以及最後的死,沒有一人能倖免於此四種不可逃避的痛苦。

希 望受到挫折也是苦。我們不希望同所憎惡的人和事相聚,也不希望與所喜愛的人或事相離。但是,我們不能常常如願以償。我們不期待或欲求之人之物卻往往不招自 來。有時候,這些意想不到,非喜好之境變得如此的忍無可忍,使人痛苦不堪。脆弱無知之人只好自殺,好象如此這般,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真正的幸福來自於 內心,不能以金錢、權力、榮耀以及征服來衡量,如果以強迫等非法手段獲取或誤用,乃至以執著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世間之物,它們就會成為佔有者痛苦和悲傷的根 源。

通常說來,感觀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而且僅有的快樂。毫無疑問,對這些遷流不定的物質快感的期待、滿足和回憶會給人帶來一種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們都是迷幻不實的假像。根據佛陀所說,無著(viragata)或超越物質享受更為快樂。

簡而言之,五蘊之身即是苦之因。

我們應該謹慎地分析和驗證第一苦諦。此諦依有情眾生及其生命的各個方面而建立。這種檢驗使人恰如其分地瞭解真正的自己。

苦之因為貪或執著,這就是第二聖諦。

《法句經》第二百一十六偈言:

欲生憂,欲生怖,盡離欲,無憂更無怖。

這種貪欲是一種強大的潛在心力,它是絕大多數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這種大小不一的貪欲引導眾生往復輪回於此娑婆世界,迫使眾生執著於生命的一切形式。

獲證一來聖果,貪的粗顯形式得以消減,在獲得不還聖果時完全根除,達證阿羅漢才能斷滅貪的細微形式。

只有修習佛陀所宣說的中道,才能根除苦和貪,從而達到涅槃至樂。

第三聖諦就是苦的徹底終結,即涅槃,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槃是由全面消除所有形式的貪欲而實現的。拋棄一切對外部世界的執著,眾生以法眼而見涅槃。

此聖諦必須通過修習八正道,即第四聖諦而了證。此無上聖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捷徑。它避開兩個極端,即削弱智力的極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礙道德發展的極端自我享受。

轉載自 ~靈山海會 http://www.lingshh.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