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學佛次第-正觀四諦

世尊 言︰

今有四諦法,如實而不知,輪轉生死中,終不有解脫。

云何為四。所謂苦諦。苦習諦。盡諦。道諦以。

云何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云何苦習諦。所謂愛結是也

云何為盡諦。所謂盡諦者。愛欲結永盡無餘。是謂盡諦

云何為道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是。正見.正治.正語.正方便.正命.正業.正念.正定。

經中佛說。我及汝等不能如實見四諦。故久處生死。今見是四諦身因緣斷生死根盡。更不受有。

又佛自說。四諦以次第得。… 《轉法輪經》中說。我觀此苦、此苦因、此苦滅、此苦滅道。於是中生眼智明覺。如是三轉皆說四諦。…行者淨心正觀苦諦乃至道諦。如是見故。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中,心得解脫。

又佛自說。我於色等陰中。不如實知味過出離。終不自謂得無上道。若如實知則自知得道。

《轉法輪經》是佛陀成道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內容有三個重點:不落兩邊的中道、八正道、四聖諦;最主要、根本的內容就是說四聖諦。

四聖諦是佛教教義的精華,它具備了解佛法與開悟所需的一切。

了解四聖諦,一方面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實現修行的過程;能不能成佛、菩薩或阿羅漢,修行能否成就,主要在於是否深入了解四聖諦。四聖諦是一體的,不能夠分開。

能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才算真正了解佛法;如果不了解四聖諦彼此的關係,就不知道四聖諦與修學的關聯,那麼佛法的基礎就不夠穩固。佛所教的,如無常、苦空、無我都是從了解四聖諦而來,假如不了解四聖諦,雖然我們學習佛法,卻如同瞎子般。

佛一方面說明解脫的緣起,一方面說明輪迴的緣起。如果我們沒有實現究竟的解脫,就不免有愛的束縛、愛的苦。有智慧的人很容易看到這種苦,沒有智慧的人就無法看清楚。愛就是苦,若有愛就不可能了解緣起的深義。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思惟苦、集、滅、道四諦,放下愛執,才能實現解脫。
~ 詳見《華藏》二00五年七月刊 『佛說四聖諦』

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滅苦之道

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

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契經雜因誦】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沉浸於無限法喜的感動之後,他考慮到現實問題:如此全然超越世間的真理,有誰能信解奉行呢?於是他曾打算立即入滅。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舍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毗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雖然這些都是世人所熟悉、讚賞的,但它們全都屬於世間,不能超越世間。即使將它們全部加在一塊,也不值得釋迦牟尼感動得直欲入滅。

人們在生、老、病、死之間承受著憂、悲、惱、苦,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深切關注這項無可避免的殘酷事實,並為此出家尋求因應之道。終於,佛陀以智慧覺觀務實地解決了這項困境。這震古鑠今的偉大功績,正是正法的珍貴之處!

許多人無視於老、病、死的脅迫,或是聽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壯、或是忙於追逐世俗價值,人們往往無暇駐足于正法的勝義,畢竟它們已超越世間,無法以世間的標準衡量。誠如佛陀所疑慮:有誰能信解奉行呢?

二十五個世紀以來,為了將佛法傳佈於世間,歷代祖師們各自發揮豐富的思想創意及宗教體驗,自由地詮釋佛法,雖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碩果累累,幾乎囊括世間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卻也使得佛陀所正覺、超乎世俗知識及想像的正法,就此隱沒不顯。

世間仍有不少愛好智慧的人,他們警覺到老、病、死的桎梏,懷疑世俗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他們找尋真理卻苦無出路。事實上他們需要正法,並且他們也是正法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

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當長夜驅馳生死。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修無間等。【契經 雜因誦】


印度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禪定。藉助禪定,人類才得以發現生命輪回的事實。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生死死生,眾生在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中翻滾、輪轉,無止息處。輪回的觀念不在於提醒人們負起善惡果報的責任感,而是更深入地反省:如此周而復始的生死流轉,究竟有何意義?有何目的?印度人於是開展出迥異于其他文化的解脫觀。也正是這套解脫觀令印度哲學得以衍生出了不起的修行文化,使大批大批的社會精英將全部的生命投注於哲學理想的實現,成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社會運動。

然而,禪定的功用只是擴大了人們的視界,生命的期限從今生延續至生死輪回,世間的舞臺由人身拓展為五道眾生。但生命的茫然依舊、世間的苦迫依舊。解脫,光靠禪定是無能為力的。

佛陀是位優異的修行者,舉凡印度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及修行理論,佛陀無不精通。成佛前,他實踐過所有的修行,並且每一種修行都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所得到的卻只是頹然地證實它們全都不是真理、全都無助於解脫。他明白,答案唯有靠自己以智慧去尋求了。

在尼連禪河畔,他來到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沉思,捨棄一切臆測、想像及傳說,以生命完整、實際的運作過程為物件,經過嚴謹地觀察、精確地探究、審慎地思惟。終於,這亙古迷思得到解答、輪回鎖鏈由此斬斷、涅槃帷幕終告開啟、等正覺者出現於世。

成等正覺之後,佛陀願將這寶貴的體驗貽享世人,經過歸納整理,將所知、所見的正法,以四聖諦向世人講說。

四聖諦是佛陀正覺的內容、正法的軸心、契經的宗要。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一切的疑惑,全都將在四聖諦的解析下冰消瓦解。若是能進一步地實踐四聖諦,便能進趣修行的終極目標--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反之,若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縱使精通三藏教典、辯才無礙,證得禪定神通、瑞相感應,仍然不能豁免長夜驅馳生死。

四聖諦分別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苦”是聖諦、是真理、是見法及解脫的重大關鍵。倘若不能明白聖諦全然在這苦的探究及解決,便不可能理解正法。

滅苦,是修學佛法不可或忘的唯一目標。何者為苦?苦從何來?苦如何滅?如何訓練滅苦的技能?這是所有人類文明中最重要、最有價值、至高無上的智慧,也是佛陀唯一想告知世人的真理。

距佛陀入滅已兩千五百年的今日,“知苦滅苦”唯有從北傳《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的〈契經〉去探究了。

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契經 雜因誦】

雖然,原始佛法的重要已為人發掘,但展讀《契經》卻令人感到艱深誨澀、難以理解。問題其實不在經文而在讀經的人。世間思惟是人類與生俱來且不待學習的本能。人們依世間思惟待人處世、研究學問,也依世間思惟讚頌佛陀、研讀佛法。如此,縱使佛陀被形容得萬德莊嚴,佛法被充實得包羅萬象,仍是落入世間思惟,為佛所呵責。

何謂世間思惟?不消說,因自私自利而作奸犯科當然是基於世間思惟,但民族英雄憂國憂民的光耀典範也脫不開世間思惟的範疇,再更深入地追究下去,佛教徒那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宗教情操,又何嘗不是世間思惟!世間思惟的範圍實在太過廣泛也太過普遍,簡直不容列舉,僅能將它的運作過程稍作介紹,藉以描述世間思惟的定義。
感官是眾生接收資訊的管道,透過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每一個人揀選所關注的資訊營造了自己的世間。眾生放任自己的心意,隨逐這些資訊的節拍起舞:感受、想像、思量、辨識,依之發展自己的思惟模式。這樣的精神活動,一律歸納為世間思惟。它們是輪回的動力,推動眾生經歷一世又一世的世間。

思惟四聖諦對人們而言,則是既陌生而又毫無概念的。它和世間思惟相反,必須沉著、敏銳地覺察自己感官和心意的一切活動,不令隨逐世間而翻滾攪動,並藉這樣的觀察,透視生命的真相、解決生命的問題。

《契經》是四聖諦的詳細解說,倘若以世間思惟的方式解讀《契經》,即不能避免謬以千里的差錯。本書將試圖放舍一切世間思惟的既成模式,以四聖諦為座標、以《契經》為經緯,逐步勾勒出這古仙人的滅苦之道。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四諦

「諦」是真實不虛、真理之意。四聖諦亦稱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佛遺教經》云:「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四諦之理,真實不虛,依此四種真諦修行,就能斷除煩惱,成就聖道。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

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

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

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眾所周知:學佛修道者,欲證阿羅漢果,須修『四諦法』;欲證辟支佛果,須修『十二因緣法』;欲證佛果,則須修『六度萬行』。何謂『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也。佛陀成道後,經過三七二十一日之思維研究,觀機施教,即至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門』,其內容包括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所謂『三轉』,即指(1)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2)勸修轉(此是苦你當離,此是集你當斷,此是滅你當證,此是道你當修);(3)作證轉(此是苦我已離,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諦都有示相、勸修、作證三轉,四乘三得十二,因稱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感果。就四諦而言,苦是集之果,集是苦之因;滅是道之果,道是滅之因。設若沒有貪等之集因,怎能招感生死之苦果?設若沒有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是故,依四聖諦之順序而言,該是先因後果,則為集苦道滅;然而果易曉而因難知,欲使其易導,故先示苦相,令其厭離,次示業因,使其斷集;繼之,又先示以涅槃之樂相,令其欣慕,再示以道法,令其修持,目的是要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因而先說果後說因,而言苦集滅道是也。

《佛遺教經》云:「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餘無道。」大眾若能確實了達四諦真理,並於日常生活中,於四諦理重慮緣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定能契證究竟安樂之涅槃聖果。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學佛次第 如實觀察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誰的解?!依我"公平老實"的解?!依他"" 他的解?!
還是依一些
"自命""佛說"法者 "一切法從想生"的解?!
不要人云亦云。把「如是『他』聞」成了「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之「我」就是我,若不是我,阿「誰」正如是我聞?
佛言
: 「諦聽! 諦聽! 善思維之!

現行流通的佛法不堪推其虛實,頗有樂於參訪之流,四方行腳,尋訪明師,宛如善財童子,殊不知正法律不在明師邊,偶像崇拜無可取之處,但我們中國的學者卻獨獨崇拜祖師,動輒標榜他所學之法來自某某明師,以為世所公認之明師,可從其聽聞正法律。佛的四大教法中說:

我於....一比丘....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

由四大教法之教誡可知,....縱然是明師也未必得聞正法律。原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法非法義非義是循業所見,關鍵在「」。我若身心端正,如是我聞必然是正法律,為什麼呢?端正的身心與端正的賢聖共鳴,於是如是我聞端正的法律。

是故世尊於四大教法之後,又殷勤勸請學佛人當以戒為師,為什麼呢?戒能端正身心,戒是我所能實踐者,法非我能辨別,若不先以戒為師,不端正身心便不與正法律共鳴,如是我聞之法律必歪向旁門,所做學術研究也只是世間學問,無益於解脫生老病死苦。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給初學未開法眼者生起懷疑

到底誰說的是真實?誰說的是虛妄?對一位未開法眼(開悟)者要如何選擇呢?請看佛陀在《葛拉瑪經》中,對「修行信任的原則」怎麼說:

「葛拉瑪們!你們應當疑惑,你們應當懷疑。然,有疑惑的地方,懷疑會生起。葛拉瑪人們,你們

不要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測,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當知道-這些是不善法,這些法是有罪,這些法是識者的非難,完全受持這些法是無益,引生苦的。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該捨斷。」

以上的經文重點就是說,佛陀不要我們因為別人信仰他,或是因為他的教導看來十分合理,就肯定他的教導具有權威性。相反的,佛陀說,對沒有親身經驗的事都要保持存疑,並且加以檢驗,這才是恰當的行為,也就是說,不要只因為有人這麼說,或是傳統如此,或是約定俗式,或是經典記載就輕易相信,不要只透過演繹者連續不斷的推論,或是只看表相,或是因為某種偏見,或因某種見解值得稱許,或是因為你的老師這麼說,就輕易接受。只有當你自己直接經驗過「這些做法是不好的,引人非議的,智者不取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導致傷害及痛苦」時,就應當捨棄。而只有當你自己直接體驗到「這些做法是好的、無可非議的、智慧讚許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帶來幸福快樂」時,就應當接受並且實踐。只談四諦不說無記。只談苦集滅道四聖諦而不說無記事,這是在《阿含經》中常看到佛陀對弟子所開示的話。


《佛藏經》云 :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於此法中云何為惡知識。云何為善知識。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餘比丘。比丘。汝當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當觀身取是身相。所謂不淨。當觀一切諸有為法皆悉無常。觀一切法空無有我。比丘。汝當取所緣相繫心緣中。專念空相。當樂善法。當取不善法相。取不善法相已。為令斷故觀念修習。謂為斷貪欲觀不淨相。為斷瞋恚觀慈心相。為斷愚癡觀因緣法。常念淨戒深取空相。勤行精進為得四禪。專心求道觀不善法皆是衰惱。觀於善法最是安隱。一心修道分別諦觀。善不善法諦取相已。唯觀涅槃安隱寂滅。唯愛涅槃畢竟清淨。如是教者名為邪教。謂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惡知識。是人名為誹謗於我助於外道。亦為他人說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惡人我乃不聽受一飲水以自供養。我說教者不說受者。舍利弗。於我法中多有如是增上慢教。舍利弗。若受教者受戒五歲。不能悉捨如是所教。於是教中勤心精進。自有得無所有。比丘不往諮問。我說此人雖有五歲猶名邪見。雜外道法順行魔教。舍利弗。若有比丘受是教已。聞空無所得法即自覺知。我先受者皆是邪見。於空無所得法無疑無悔。深入通達不依一切我見人見。舍利弗。我說此人名為得清淨梵行。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如是無所得忍。雖現未得無餘涅槃。我記是人。彌勒佛時當在初會。時彌勒佛歡喜三唱。是人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成就無所得忍。舍利弗。若在家出家成就此忍。我記是人必得涅槃。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辯論知見

正如薩迦四祖公嘎堅參說的:“佛教儀軌的制度權屬於佛陀。”道理很簡單,未脫離二障的眾生,智慧無法超過佛陀,因此,也創造不出比佛陀更高明的解脫之法。對佛教弟子來說只有完整、準確、合理地繼承發揚光大三世一切如來之教的義務,沒有用世俗有漏智慧隨意解釋、發揮、篡改的權力。不但如此,還要對那些亂法、壞法言行作鬥爭,以維護佛教的純真聖潔。有些人說什麼:“佛弟子以與人不爭為美德。”但這要看對什麼不爭。要是對離經叛道、擾法壞法的邪說謬論不爭,就是對眾生缺乏慈悲心和抑惡揚善責任感的糊塗表現,也是違犯佛律的行為。佛在《寶篋經》中說:“對破壞教義的言行應予以破斥,對其不進行破斥者非我弟子,對其進行破斥者是我弟子,是我聲聞。”著名的大格西喜饒嘉措大師在《龍樹莊嚴駁論》中說:“對釋門中人來說,沒有比分辨是非對錯更重要的使命。”—— 多識活佛


引一段十輪經中的經文,作為結語,雖然沒有得到答案,但是這個問題在我這裏終結了。

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非法器者。。此非法器破戒苾芻並刹帝利旃荼羅等。師及弟子俱斷善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善男子。如人死屍膖脹爛臭。諸來見者皆為臭熏。隨所觸近爛臭死屍。或與交玩隨被臭穢之所薰染。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隨所親近破戒惡行非法器僧。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隨被惡見臭穢薰染。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退失淨信戒聞舍慧成旃荼羅師及弟子俱斷善根。乃至當墮無間地獄。

去深入瞭解一下唯識也許會另有所獲,.,其他亦爾!!!正如楞嚴經所說:"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不假立一個"".如何讓修行人來理解"".但佛陀馬上一句:"妄真同二妄",,如此如此,,,無著菩薩宣揚唯識,本從諸法的緣起上立!!,龍樹菩薩以大乘性空作為基本,創造出佛教之中道,即中觀見!!這本是法的一體二面,瞭解緣起,即知性空,我們現在有些修行同修,動輒說空空空,.但須知只有明明白白了知緣起法,也可以明明白白知法性空,我們真正學佛,可以知道諸法性本空,但行持,必須從""處立意,""處著眼,什麼是有?那就是,因果實有,所以我們要學習有漏善法,漸學出世間無漏善法,種種細行,還是要注意的,不是說,!!我知道了善惡業性本空的嘛,諸法無我的嘛,那還搞那些身口意的外相做什麼,搞那些行住坐臥的威儀做什麼!!!空的嘛,,,,那這樣的話,就是顛倒了果與因,我們當然也讚歎許多同修抱著一種萬事不管,只管念佛的方法,也許這個方法比較是不必多動腦子,但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您到了西方,還是得認真學好,那麼,趁這個良好人身在,我們何不早點學學呢,並不是說,我念佛的人,學這些做什麼,影響念佛,其實,這些決不可能有違修行,學好這些教理,只能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阿彌陀佛—— 戒為道德基 居士


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請大家有時間多學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六波羅密,七菩提分,八正道......乃至戒、定、慧。

世尊給我們鋪設的成佛之道,行不通了嗎?”—— 延光法師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正觀般若

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 佛說法滅盡經


蓮宗初祖慧遠法師。是依念佛三昧法。其思想是基於般舟三昧經。大般若經。佛說安那般那守意經。

白衣菩薩。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堅淨潔住 … 行作沙門。常持八關齋。 - 般舟三昧經


阿含是佛最初所說的法,就像種子。所有的一切聖教都是從阿含中開出來的,都是阿含的延伸。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在阿含中找到出處,找到源頭。就像剛出來的小芽,還只是萌芽狀態。天下老偏向小,老人給小的呵護最多。佛陀對阿含也是精心呵護。世尊在宣講阿含時,是讓人直趨涅槃,不能讓你涅槃的,不回答。比如,有人問釋迦,宇宙有限還是無限等問題,佛不回答。所以阿含是最純正的佛法,而且是最直接的佛法,你只要繞一點彎兒,那就不是阿含,阿含是直接了當的。現代人為什麼不能成道,不學阿含!自己要繞彎路。五比丘及舍利弗等尊者,一聽就悟道,而聽的恰恰是阿含。

對於這些佛陀的聖教,要求正見、正信,並且進而學修,只能從這三時來求。當正見,正信具足之後,要努力聞、思、修,這時候必須學阿含。照阿含修了很久,已經證果了,這時要斷“聖法障”,就該正觀般若。學過般若,進而正行瑜伽,方才可能得到無上菩提。整個佛法就這麼點兒東西。 (中國佛教文化資訊中心提供 文/剛曉法師) 摘自 剛曉法師 “什麼是佛法——釋迦佛引導我們求真實” 一文


問:有些僧人確實有了錯,卻不讓我們說,這合理嗎?

師:誰說有錯不讓說?

回:<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師:任何人有錯都可以指出來,你放心。你得搞清什麼叫僧。所謂僧,不是某一個人,我本人不能叫僧,我師父也不能叫僧,弘一大師、印光大師等也都不能叫僧,任何一個出家人都不能叫僧。僧的定義應該是 ~ 依六和敬精神而住的和合眾。所以,說僧過惡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說某一個出家人的過失而已。甚至你說某一個地方的所有出家人的過失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們只要真有過失,一定是沒有落實佛制的六和敬精神,只要沒有落實六和敬精神,那就不能叫僧。

問:<說僧過惡犯大重罪>上可是乾脆用的「苾芻」。

師:沒關係。比如中間列有十非法,都是在什麼什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注意這個,這很明白,你要對犯錯的當事人說、指出來,讓他改正,你不要對外人、第三者宣揚,當然,更不能造謠生事,惡意誹謗,這就是「以無根法謗」,這就有罪了。

所以,你得注意掌握佛教的根本精神,不要讀死書,被書所累、被書束縛最要不得。



今天的八關齋戒多著重於”過午不時”(佛經中不存在的名相,原文應為『不非時食』!) 而成了餓肚皮子齋。本末倒置。而什麼是八關齋呢?

八關齋戒是佛法齋”!

佛法三十七道品。

學佛的第一步。

今天流行的放生活動是放生呢?還是放死呢?倒底應如何放生?

什麼才是真正的放生意義? 求功德 求長壽…?

梵網經 : 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 法界次第初門

不殺有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緣 一一皆是長壽二緣。發菩提心方名為因。種種二緣能資助真正道 金光明經文句



2008年5-6月法會通知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學佛次第 我聞如是


佛遺教:
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處為安住;惡性比丘默擯
(不與語)

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佛言 ︰ 阿難。今我親戚諸釋種子吾甚憂念。我涅槃 後汝當精勤。以善教誡我諸眷屬。授與妙法深心誨誘。勿得調戲放逸散心。入諸境界受行邪法。未脫三界世間痛苦。早求出離於此五濁愛欲之中。應生憂畏無救護 想。一失人身難可追復。畢此一形常須警察。無常大鬼情求難脫。憐愍眾生莫相殺害。乃至蠢動應。施無畏。身業清淨常生妙土。口業清淨離諸過惡。莫食肉莫飲 酒。調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涅槃時至示教如是

如 來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波若慧。為說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是無明憎愛叢林。一切行苦彌滿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 無明所起。以波若慧示以性淨諦觀根本。即斷諸有過患無明。根本滅故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滅。得此觀時攝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 初禪。漸漸次第 …

阿難。當知皆因無明。增長三界生死大樹。飄沒愛河眾苦長夜。黑闇崖下繞生死柱。六識為枝妄念為本。無明波浪心識策使。遊戲六塵種苦惱芽。無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我言無明郎主念念傷害。眾生不覺輪轉生死。

阿難。一切眾生為此無明起諸愛結。我見覆蔽八萬四千。煩惱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阿難。無明若滅三界都盡。以是因緣名出世人。阿難。若能諦觀十二因緣。究竟無我深入本淨。即能遠離三界大火。阿難。如來是真語者說誠實言。最後付囑汝當修行。 詳見《大般涅槃經後分》


淨土法門常用,但卻不存在的經文 。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不要人云亦云。把「如是『他』聞」成了「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之「我」就是我,若不是我,阿「誰」正如是我聞?

佛言︰我之正法不依牆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續而住。

如是我聞 (剛曉法師)

翻開《論語》,讀者可以相信,只要某句話的前面冠之以“子曰”兩字,歷史上的孔子確實就曾說過那樣的話;而在佛經裏,由“如是我聞”開頭的比比皆是,但它們是否真是阿難親聞佛教而後在七葉窟所作的記錄呢?《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把它解釋為“證信序”,即“每部經的通序,用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此經是佛親說,並非偽品。”但《佛光大辭典》把“證信序”解釋為“發起序”之對稱,“于諸經之開端,常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等語,說明‘聞、信、時、主、處、眾’等六事(稱為六成就),以證明經中所說為真確可信者。亦即明確指出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使眾生知所聞之法確實無誤,因而起信,故稱證信序。又此為諸經之序分中所通有者,故又稱通序。”而“發起序”只對《法華經》所言,也即是說,除了《法華經》,其他所有佛經基本都是以“如是我聞”加以開頭的。

“如是我聞”者,又作“我聞如是”、“聞如是”。一般認為,世尊入滅前,曾對阿難言其一生所說經藏,須於卷首加上此語,以與其他宗教學說的經典相區別。此種解釋最早出自《大智度論》,在漢傳阿含部經、寶積部·涅槃部經以及南傳上座部的《大般涅槃經》裏均沒有這樣的記載。南懷瑾在《金剛經說什麼》一書中寫道:“每一本佛經開頭都是四個字:如是我聞。《涅槃經》上說,佛在涅槃的時侯,阿難問他:你要走了,將來我要記錄你的言語,別人怎會相信呢?還以為我是假造的。佛就告訴阿難,在一本經開始時,加上‘如是’二字,‘我聞’的我是指阿難自己。‘如是我聞’就是我聽到佛這樣說。”這種說法也不知道他是從哪本《涅槃經》裏看來的。事實上,佛教三藏的第一次結集是由大迦葉發起的(1),當時阿難差點沒能入選有資格參與結集的五百上座比丘僧團,因此可以推斷,佛陀在世時根本就沒對阿難說過這樣的話,也並未指定阿難專項負責自己所說教法的彙編工作。

關於佛陀對自己一生所說教法的遺囑,可做參考的資料收錄在《長阿含經·遊行經》裏,其原文是這樣:“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何謂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于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舍。此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教法也。”

相當於此的南傳上座部《大般涅槃經》([現代]巴宙根據英文版轉譯)說地更明瞭:“薄伽梵說: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語: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我從佛親口聞受。(於某寺宇住有眾多博學多聞、深具信仰、深入於法、精嫻毗尼及通曉律尼的僧團長老。我從諸長老親口聽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於某寺宇住有眾多博學多聞、深具信仰、深入於法、精嫻毗尼及通曉律尼的僧團長老。我從諸長老親口聽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於某寺宇住有一博學多聞、深具傳統信仰、深入於法、精嫻毗尼及通曉律儀的比丘。我從該長老親口聽受: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言,不應稱讚,也不應藐視,應瞭解其每字與音節,而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既校對以後,若其不與經律相符,則其結論應為:誠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該比丘之誤會。因此,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以後,彼能與之相符,則其結論應為:誠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該比丘善瞭解之。諸比丘,此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教法,應當學。”

我們說“大乘”經典皆是佛說的出處也是源此。《大智度論》雲:“佛法非但佛口說者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又雲:“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佛地經論》說:“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而後總結道:“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輾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這就定下了大家說的大乘經典都是佛法的基調。但是從這裏我們還不能得出漢傳經典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結論。“大乘”經典傳到漢地,到了唐代玄奘法師那裏,他用古代三大邏輯學派之一的印度邏輯因明學理論巧妙地論證了“大乘”經典皆是佛說,可是也沒有直接證明以上的結論。

南傳上座部一直拒絕承認漢傳佛典是佛所說,不是因為漢傳經典不合佛法,而是因為在他們留傳下來的典籍裏,根本沒有佛陀說過那些話的記載,現代日本和西方學術界某些研究成果認為:漢傳佛典裏的“如是我聞”多半是後人的假託。如果我們狹隘地相信現存所有佛典的根源都能追溯到由大迦葉主持的第一結集,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四阿含,再對比一下編撰最早的漢傳佛典諸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很容易得到與之相同的結論,而這絕不是我們願意接受的結果,也相當可能與歷史事實相違背。有幾種解釋可以使漢傳佛典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景,其一是承認我們漢傳佛典跟南傳上座部佛典一樣,不是第一結集時就定稿的,它們都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不斷補充、潤色、修改才逐漸展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其二,我們可以承認其中南傳上座部沒有收錄的佛典不是第一結集時阿難所說的,而是窟外結集的成果:窟內結集相當於現在的官方版本,其制訂的標準很高,其權威性也為全體僧團所接受;而窟外結集則屬於非官方版本,全體僧眾一般都默認其存在,只是並未獲得廣泛的認可。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漢傳佛典包含了大部分南傳上座部的佛典,而不是相反。關於筆者這些比較另類的見解,大家可以參考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卷九裏的記述:“大迦葉結集西北有窣堵波(2)……西行二十餘裏有窣堵波,無憂王(3)之所建也,大眾部結集之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集素呾纜藏、毗奈耶藏、阿毗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玄奘法師的話不可全信。在同卷遊記裏,他說參與七葉窟結集之大阿羅漢有九百九十人,這和我們公認的史料是不符的,不過,他畢竟提出了一種可能有真實歷史根據的說法。

無論如何,當你看到“如是我聞”四個字時,在沒有經過細緻的考證前,千萬不要因字生意,先入為主地認定那必然就是阿難親耳聽聞而後在七葉窟轉述的佛陀及佛陀各大弟子的話語,因為別的比丘也有資格說同樣的話。從另一方面講,根據佛陀所述的“四大教法”,判定一種經律是否佛陀之言教的尺度是很模糊的,因為佛陀並沒有提出可以與之相比較的標準的經律。因此,對於任何一位比丘對佛陀法語的敍述,現在我們只能靠傳統的判定方法,即以三法印加以驗證,若符合佛法,便可以認為佛陀當初的確說過那樣的話,即使這話除了這位比丘自己,再沒有其他人能夠見證。

我們可以寬容地把“如是我聞”看作是佛教經典的一種文法格式,但是不可以把它等同於歷史事實,因為,在每一種經典裏,都可能即有原始的內容又有後來陸續增刪修訂的部分,如果我們認定所有佛典從一開始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或者都可以把它們往前追溯到第一次結集時的窟內結集,並且還要用“一字不改”的原則去奉持它們、解讀它們,那就墮入了魔道,我們將不得不接受自己種下的這樣的惡果:只要有學者從某卷經律中考證出任何一處內容不符合歷史事實,他立刻可以宣稱那是後人偽造的,這樣的話,漢傳佛典三藏十二部除了阿含部和律部兩部的一小部分,其餘都要被判定是非佛所說了;以同樣的標準去審核南傳上座部佛典,結果也好不了多少。而倘若我們堅持“一字不改”的原則,同時又拒絕承認那些考證的結果,那我們也不必對佛教經典進行什麼學術研究,一切都唯經是論人云亦云好了,我們被人戳著脊樑骨罵“迷信”那也是活該!

1:第一結集,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二冊No.1425《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二、第二十四冊No.1451《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三十九

2:窣堵波,又作率都婆、卒都婆、藪鬥婆。略稱塔婆、兜婆、浮圖、塔。在古代印度原為形如饅頭之墓。釋尊滅後,不止為墳墓之意,已有紀念物之性質,尤以孔雀王朝建設許多由煉瓦構築之塔,埋有佛陀之遺骨、所持品、遺發等,故漸演變為聖地之標幟及莊嚴伽藍之建築。(見《佛光大詞典》“窣都婆”條)

3:無憂王,即阿育王,又作阿輸迦、阿輸伽、阿恕伽、阿戍笴、阿儵。意譯無憂王。又有天愛喜見王之稱。為中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王。西元前三世紀左右出世,統一印度,為保護佛教最有力之統治者。(見《佛光大詞典》“阿育王”條)

曉按:其實“如是我聞”還有一個意思作者在文中沒有說出來--“如是我聞”表示說,這些經典都是我們這些(結集現場的)佛弟子們公認的,是我們親耳聽的(結集定本),這表示經典的定型,表示以後這些經典不能任意改動了。

恭敬節錄 靈山海會 詳見 ~ http://www.lingshh.com/

書藏書坊介紹




















秉持本館一貫的理念,「匡正」、「接引」學佛人。舉凡


‧ 經書助印、結緣。
‧ 佛教經典整理、文物流通、叢書介紹。

坊間著名佛教出版圖書 (法鼓 佛光山 大千 圓明 東大 全佛 法爾 恩楷 世樺能仁 和裕 …)暨香港大陸佛教叢書。

本館的“香”(臥香 立香)一律高品質沉香(星洲 或 惠安)。
新增網上“電子書”。(http://www.pureland.com.tw)

歡迎蒞臨參觀、指教,懇請多方建議、贊助。 謝謝!

地點:華藏佛敎圖書館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30巷12號5樓之3
電話:(02)二九三四-二0一0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2008年2月-3月法會通知

春節拜千佛

禮請 道表法師 主法

日期:公元2008年 2月7日(星期四)起 至2月10日(星期日)止

(農曆大年初一—初四)

時間:每天早上8:30—下午5:00止



清明地藏法會


日期:國曆3月30日(星期日)(農曆二月二十三日)

時間:上午8:30至中午12:00 恭誦《地藏經》

下午2:00至晚上08:30『三時繫念』超荐佛事 暨

『蒙山施食』一堂


地點: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三十巷十二號五樓之三

歡迎來共襄盛舉! 詢問電話:(02)293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