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以戒為師-慧明法師

佛遺教:「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處為安住;惡性比丘默擯(不與語);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云何為戒?心地無非自性戒。戒有有相與無相之分,有相名曰「身戒」;無相名曰「心戒」。習心地法門者,應嚴持心戒,大家現在打坐,即是做心戒的工夫。何以故?因上座後,一心持咒,藉咒力鎖住一切妄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無非的境界,不但上座如此,下座後還是如此,一切時、一切處,皆不起分別,不生煩惱,自然動靜一如,方算完成心地無非之戒。心戒境界,雖然太高,只要真能發心,具有真信、願、行,又何難之有!不過業力未消,定力不夠,容易見境生心,心隨境轉,故不如兼守有相戒,比較有益。望大家參照以前所訂的透關八條(附後)仔細體會,何者屬於事相?何者屬於心相?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無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從有相戒,達到無相戒。須知守戒為佛法最要緊之事,無論何宗何派,皆重戒律,儒家亦有君子三戒,顏子之四勿,而佛法包世出世法,更非持戒不能入門。中國佛法,近來不能盛行,因學人未能於身戒、心戒,實行遵守,故引人疑謗。我等亟應以身作則,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以透關八條為策進,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動,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現。

佛法多門,然同以持戒為重,戒品雖多,不外身戒、心戒兩種:即戒身不妄動、戒心不妄想。無論大乘、小乘,能持戒者皆是佛法,不能持戒者皆非佛法。至於根本五戒:殺、盜、淫、妄、酒,居士受持者多,然無論大乘戒、小乘戒、居士戒,凡能真心持守者,不但甚有功德,且能引起他人信仰佛法。所說身心戒品,雖有難易之分,而持戒之功德則一,故只宜相讚嘆,而不宜互相毁傷,《維摩經》云:「自守已戒,勿譏彼闕。」

無論身戒、心戒,但能持守即為正道,不能持守即非正道。依佛法說,一切法門,皆歸不二,止於一則正,有二非正,言行不二則為一,言行不一則為二。正要心正,貌正心不正,仍非真佛弟子。若自心能正,則好壞平等,既是平等,則讚謗由人,又何必計較!我等修心地法門,以利他無我為心願,即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本。

心地法門之透關

心地法門之人戒,戒相太高,下手不易。茲為便利初機,訂定漸消夙習方法,方便名之日「透關」。透關與持戒意義相同,且有除惡務盡之義,關喻惡業,惡盡曰透。舉其要目,束為八端:

一曰、心口不一。  二曰、殺盜邪淫。

三曰、兩舌惡口。  四曰、貪戾慳吝。

五曰、瞋恨嫉妒。  六曰、自大輕人。

七曰、信心不堅。  八曰、我執煩惱。

此為修持之實際工夫,若不能實行透過此中粗重惡習,則淺近佛法,尚隔門牆,何能深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之無相法門耶!







電子書:慧明法師開示錄 (可點選閱讀)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持戒的方法

注:念佛方法和打坐方法是個人的觀點,持戒方法不能說個人觀點了,佛制戒律,諸大菩薩摩訶薩都莫敢與議,故此申明,這是依戒解說,望能信受奉行。


首先我們應明白持戒的意義所在,以五戒為例開舉說明。

  一、受戒的好處。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戒為師。戒是如來法杖,是解脫生死的根本。戒在梵語裡有兩個名字,一曰毗尼(淨行義),二曰木叉(解脫義)。毗尼是因,木叉是果,由此淨行而致解脫。在因上看是不自由,在果位是得大自由。如同社會上犯法入獄的人,就因為在先前追求不該有的自由而導致將來的應該有的不自由。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這個道理。

  二、受不受的區別。不受戒而修善得到的僅僅是世間福報,依戒修持求的是出世第一義諦。舉列來說,受了五條戒,犯了四條,尚有一條戒的功德,而不受戒的人,一點出世功德因緣都沒有。如果受戒僅僅就是受約束,沒有任何好處,那誰還肯來受啊,我們又不是傻瓜。

  三、莫怕犯戒。有人說受戒的人再犯了戒罪加一等。這是他們對戒律缺乏瞭解。五戒分兩類,前面四條即殺、盜、淫、妄屬於性戒。就是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作此四事都有同等的罪報。第五條酒戒屬遮戒,遮,是防止義。佛為了防止弟子們飲酒亂性作前四事而特製的。飲酒本身是無罪的。所謂罪加一等,指的是違佛制(制度)罪。意思是你受而不持,違背自己的誓言和佛的教誡。雖然犯戒的人多了這條違佛制罪。但其守戒一天的功德要大於未受戒者修善法一年的福德(要記住功德與福德的關係喲)。未受戒的人並不是就可以隨便了,前邊說過,性戒仍自性不可違的!

  四、開遮有方。一般怕受戒的人都是因為怕犯戒,這兒我再告訴你,事實並沒有那麼可怕。
  (1)戒律以心為戒體,故講究一切唯心,如果不是主觀動機趨驅,不曰犯,皆作而無罪。(這點很吻合現行國家法律認定標準,不過我們可別騙自己故犯說成誤犯啊,要深信因果不爽)。反之,只有你有意故犯,該止不止,應作不作,任何形式的犯戒都是有罪報的。所以我們不要欺騙自己,再找藉口吃三淨肉了。
  (2)每條戒都分輕重,即根本和枝末。比如殺生戒,殺人,殺鬼神,殺牛羊,殺蟲蟻,乃至親殺,叫別人殺,見殺隨喜,乃至食肉......同樣都是殺戒的內容。唯有五無間罪不可誨,餘者皆可懺悔。我說這話可不是教唆大家重大輕小啊,如同大病雖重不會常生,小病雖輕卻時時易犯(見誰沒事殺人玩呢,殺蟲子的卻很多)。既然你不會犯根本(我想你也沒這個膽量去殺人的)那你幹麼怕受戒呢!
  (3)如果我們在某種被逼迫的情況,而自己又不能做到寧捨身命不犯佛戒,那我們就把戒捨掉。可是有一點要提醒,雖捨了戒,但本罪還是有的。另外一種情況是,佛制允許遮戒和性戒中的枝條戒可以開許。舉列,你有病必依酒方療,你就可以開這個酒戒啦。但別忘了再提醒一下,開中還有遮。別一開到底,收不住攤了,病好後還在接著....哈哈,又叫犯戒了。有緣則應,無緣則淨是也。
  
  總之,持戒一點都不可怕,只有好處沒有害處。受戒的人既使把所受之戒全部犯完,都比那些連發心受戒都不敢的人強得多。
  佛說:毗尼久住,正法永昌!佛法滅先由不守戒滅,不守戒乃至不受戒,不受戒,乃至不知戒。。。。。

西域以大蒜(洋蔥)、蘭蔥(小蒜)、興渠(產于闐國,本地無)、慈蒜(小蔥)、各蔥(韭菜)為五葷。

皈依和受戒不是一回事

從對象上說,冥陽兩界,六道眾生,皆可皈依,但受戒則必須是“能聞法師語”的。類如聽不懂人語的動物可以與之說皈依,但不可以與之受佛戒。

從次第上說,皈依不等同於受戒,但又有受戒的性質。如三皈依誓言“皈依佛,以佛為師,自此以後不得皈依天魔外道”就可以看作是一條皈依戒,不可違約。受戒較之皈依誓言又多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種科儀。

必須依佛制,如法參予白四羯摩受戒儀規,方獲清淨無作戒體。不通過儀規如法授受,而自行以戒律內容自律,如上所言,僅是世間善法,與解脫無關。

佛學大詞典:

【遮戒】

遮,制止之意。指對輕罪之禁戒。又作息世譏嫌戒、新戒、客戒。為相對於‘性戒’而立者。所謂性戒,乃不論當初佛陀是否制戒,原本即須持守之戒,例如殺、盜、淫、妄等四戒。所謂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較性戒為輕,即一般社會不認為罪惡,而佛教為防止世人譏嫌,避免由此引發其他犯罪,故制此戒。例如飲酒、輕秤販賣、掘地傷生等;蓋以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故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其餘之律儀。若犯遮戒則稱遮罪。[優婆塞戒經卷三受戒品、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參閱‘性遮二罪’3241

【性戒】

二戒之一。乃針對性罪而立之禁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舊戒。與‘遮戒’相對。此類戒律從犯罪之果報而言,屬於本質之罪惡行為,如五戒中之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四波羅夷,不待佛之制戒,亦不論在家、出家與受戒、不受戒,若犯之,未來必定受報;因其自性就是罪行,為業報之正因,系社會普遍承認之罪惡,並有法規制止之,故稱性戒。反之,遮戒則依佛陀之遮制而設,如酒戒即是。

 蓋除殺、盜、淫、妄等四波羅夷外,其他諸戒皆屬遮戒,准此,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所說四重四十二戒、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所說六重二十八輕戒、梵網經卷下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等,皆依性戒、遮戒而分輕重,惟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則謂,梵網四十八輕戒中亦有性戒、遮戒之別。[正法念處經卷五十九、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上](參閱‘性罪’3238

【持戒】

戒,梵語s/i^la,音譯屍羅,六波羅蜜之一。持戒即護持戒法之意,與‘破戒’相對稱。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觸犯。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四列舉屍羅有清涼、安眠、數習、得定、嚴具、明鏡、階陛、增上等義,就清涼義而言,惡能熱惱身心,戒則使之安適,故稱清涼。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一二·一一一○下):‘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中略)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苞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蓄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然護持戒法甚難,故諸律嚴誡犯戒,而設波羅夷、僧殘等諸制戒。戒通於大小乘,置於三學之首,而大乘置之于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第二。所持戒品,在家、出家及聲聞、菩薩各異,如四分律載,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而在家眾於一日一夜持八齋戒,特稱持齋。

 諸經論所載持戒之功德利益甚多,如月燈三昧經卷六稱菩薩持戒有十種利益: ()滿足一切智,謂修菩薩行者,能持禁戒,則身心清淨,慧性明瞭,一切智行與誓願,皆得滿足。 ()如佛所學而學,謂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菩薩修行,若能堅持淨戒,則亦如佛之所學。 ()智者不毀,謂修菩薩行者,戒行清淨,身口俱無過失,凡有智慧之人,皆喜樂讚歎而不加毀訾。 ()不退誓願,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淨戒,求證菩提,其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 ()安住於行,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身口意三業皆悉清淨,于正行安住而不舍。 ()棄舍生死,謂修菩薩行者,因受持淨戒,則無殺、盜、淫、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回之苦。 ()慕樂涅槃,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斷絕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 ()得無纏心,謂修菩薩行者,其戒德圓明,心體光潔,解脫一切煩惱業緣,而無纏縛之患。 ()得勝三昧,謂修菩薩行者,持戒清淨,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于諸有漏。 ()不乏信財,謂修菩薩行者,持守戒律,于諸佛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財法而無匱乏。 大智度論卷十三分持戒之人有四種 ()為得今世之樂,或為怖畏、稱譽名聞而持戒,是為下人持戒 ()為富貴、歡娛、適意,或期後世之福樂而持戒,是為中人持戒 ()為求解脫涅槃而持戒,是為上人持戒 ()為求佛道,憐憫眾生,了知諸法求實相,不畏惡道,不求福樂之持戒,是為上上人持戒相。 此外,依律宗,分一切戒為止持戒、作持戒二種。止持戒指五篇之諸止惡門,作持戒是說戒等之諸修善門。即四分律前後六十卷中之前三十卷為僧尼二部之戒本,屬止持門;後三十卷為明示受戒、說戒等之二十犍度,屬作持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四分律卷一、卷十七、卷二十七](參閱‘六波羅蜜’1273、‘戒’2896

轉錄自 佛教網 http://www.zjfj.org/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批判也是一種揚善

現行流通的佛法不堪推其虛實,頗有樂於參訪之流,四方行腳,尋訪明師,宛如善財童子,殊不知正法律不在明師邊,偶像崇拜無可取之處,但我們中國的學者卻獨獨崇拜祖師,動輒標榜他所學之法來自某某明師,以為世所公認之明師,可從其聽聞正法律。佛的四大教法說:

我於....一比丘....,
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
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
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
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

由四大教法之教誡可知,.... 縱然是明師也未必得聞正法律。原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法非法義非義是循業所見,關鍵在「我」。我若身心端正,如是我聞必然是正法律,為什麼呢?端正的身心與端正的賢聖共鳴,於是如是我聞端正的法律。

是故世尊於四大教法之後,又殷勤勸請學佛人當以戒為師,為什麼呢?戒能端正身心,戒是我所能實踐者,法非我能辨別,若不先以戒為師,不端正身心便不與正法律共鳴,如是我聞之法律必歪向旁門,所做學術研究也只是世間學問,無益於解脫生老病死苦。

如是我聞之「我」就是我,若不是我,阿「誰」正如是我聞?

節錄自〈華藏〉2003年11月期刊 佛的四大教法 從信法師


對某些宗教導師極其僵化的因果觀感到不以為然,對人性心理的複雜性卻以簡化的理論打發掉,以致造成某些心理素質較差的信徒承受更多的心理包袱而不是輕安自在。 ....

“隱惡揚善”的意識形態,普遍上彌漫在刻意營造“溫馨美好”的佛教界,在剛學佛期間也努力參與“說好話,做好事”的行列,然後慢慢覺悟到福利關懷工作僅是“善”的一部分,而“善”的意義應該延伸更廣闊,包括對某些不公不正的現象勇敢提出批評,....

對於佛教團體對某些課題所持的雙重標準我深感納悶,對某些課題他們大聲討伐,然對某些課題則噤若寒蟬,或許由於關係過於密切,以致缺乏說真話的勇氣。

佛教界過於推揚“說好話”來締造一個所謂的“淨土”,造成佛教界也愛“聽好話”的惡性循環,因此某些批評(包括有建設性的)也會輕率被歸納為“異端”或“惡語”,而在資訊開放的這個年代,我們都應學習聆聽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看法,至於在締造一個感恩安詳的社會,前提是必先要建立一個更開放更透明更有法治的體制。

任何有建設性或站在廣大眾生利益上所發出的批判與進諫,皆應被視為“揚善”的一種,也應是一種菩薩精神!

節錄自《南洋網 佛學版 2002/10/15 》 菩提子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薩道者所應受持的戒律。....由於菩薩戒關係到成佛這個根本問題,所以一直為修持者重視。

--說四眾過戒

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犯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破見”之事。所謂”過”,就是過失、罪過,泛指一切犯戒行為。

依《菩薩善戒經》所說,對於謗菩薩藏、學相似法者,不能與其共住,當遠離。而且,對於這種行為了解確實之後,還不能向其他人贊嘆謗菩薩藏、學相似法者的其他德行(諸如持戒、造像、印經等等功德),以免他人誤認為有德者而不加簡別,去親近學習,造成邪見傳播、貽誤眾生的後果。

所以,對於錯誤的見解,不管是誰說的,都應該駁斥。這樣做不僅不犯菩薩戒,而正符合菩薩戒的精神。

節錄自〈華藏〉2002年11月期刊 菩薩戒淺說-”說四眾過戒”

戒幢佛學研究所 宗舜 法師




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學佛次第 歸依三寶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什麼是信呢? 信事實,信三寶的真淨德,信能力。

什麼是三寶 - 佛、法、僧。

佛。佛即圓滿覺悟,二障滅盡了,已徹底在無明大夢中覺醒。

法。法是佛陀所說,依真而假安立的,所有的法都是依真而假安立的。雖說是假安立,但它是依於親證的真實而假安立的,也就是最清淨法界等流出來的。由弟子結集而成,這就是法。可以正確地反映真實。可以利益眾生趣向涅槃。法是永遠滅不了的

僧。僧不是我們,我不叫僧,我們師父也不叫僧,老和尚也不叫僧。那麼什麼叫僧呢?僧的首要條件是:1、戒行清淨。2、修行證果,實踐六和。所以,什麼叫僧?僧就是以六和敬精神而成就的聖賢”眾”。

明白了什麼是三寶,才能真正皈依三寶。只是出於宗教情感~~大部分人都是迷信而不是勝解!

皈依三寶之後,由於勝解心念生起,對三寶有決定的信心,任何外緣也不可轉變。
皈依三寶之後,還有一種心:樂,就是喜歡、歡喜。
皈依三寶之後,會心念清淨,這是三寶的功能。
皈依三寶之後,還有一個表現,即愛行善,不愛作惡。

我們就可以給”正信”作一個總結。
正信的所緣是三寶。
能緣是忍(勝解)、樂(深忍樂欲見)
自體是心淨
作用是樂(為)善。
這四個具足,方才是正信,缺一不可。


正信的人,是以大悲心為學佛之動力。正信的人,可以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是什麼就是什麼”,不隱藏;到什麼時候,“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皈依佛,就是讓你發菩提心。皈依法,讓你生起證得之念,當深入三藏,以開啟智慧。皈依僧,即讓你與大眾和合,統一無諍。這樣的三皈依,才是真學佛。

    
我們的信,本不是正信,但都自認為是正信,這是沒“慧”。什麼叫“慧”呢?就是解決事物的能力,區別正法、邪法的本領等。這樣一來,雖然勇猛用功,但很難成就。


瞭解什麼是正信,也信受了三寶,也有能力辨別什麼是真正的三寶,什麼是正信,雖然正信佛法,可是心中極貪,貪上上法,不肯從下邊兒一步一步來修。

宗喀巴大師說:若失次第,即成魔業。


我們一般人都是沒有二乘之基礎,直接來修習大乘。這樣,你雖然勇猛精進,但這是住在自己的見地之上,終不能成就。

正信佛教,首先是明三寶,正信三寶,皈依三寶,牢記三寶,在人生的道路上,依靠三寶的指示而行,寧捨身命,不違三寶。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自正思惟,法隨法行。只要依佛陀教導的次第而行,就一定可以成道。

恭敬節錄自 剛曉法師 講述 “歸依三寶”
詳見2004年6月會訊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位非漢傳佛教法師的開示 ~

緣起

我遇到一個人,他對我說:漢傳佛法,除了有人尚在持名念佛之外,別無更多修行了。 ~ 造廟印經很好,這就足夠了麼?當然不是!佛法的根本是運用。我們如何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當務之急。

如何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如今漢地佛教的現狀

首先,我們該醒醒了。莫要再沉醉在一片祝福聲中了。我們不能夜郎自大,掩耳盜鈴。我們當正視目前的現實了。~ 大家該從祝福的美夢中醒一下了!
~
漢傳佛法,似乎都是表面的漂亮,實際修行卻很少有人能拿得出手。其實這很正常,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歷史,當清帝常常以天朝大國麻痹自己的時候,其實已經在落後了。正如我說的,關起門來,在一片祝福聲中,妄自尊大。然後還對於南傳、藏傳佛法——道聼塗説一些介紹,然後就妄加評判。這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但能求得一日心安,也便不再立志。 所謂得過且過,往往如此。

那麼我們會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既然有人能根據所流傳的佛法,能夠得大成就,那麼佛法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問題,還是在人的因素上。

我們可以自己想一下,各個宗派,是否有占山為王的味道呢?找到一些經典依據,然後就開山立派。把個佛法整體,割裂開來。唉,這就是問題所在。

可能有人會反對——八萬四千法門,難道不行麼?我說,當然可以選擇不同的門徑。然而一些最基礎的內容,應該是共性的,是所有佛門中人都應該學習的。這一點,被我們忽略了。

比如說,正知見——說到正知見,很多人會不以為然,他們背了很多經典,然後隨時可以朗朗上口。這可不是什麼正知見,充其量,只是正知識罷了。

關鍵問題,我們為什麼學佛?這個問題,當貫徹學佛的整個道路的始末,非常重要,然而有誰重視起來了?這個問題,先不展開。我們後面會細談。

所謂的正知見,就是我們作為一個凡夫,當如何來認識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致命弱點、如何來解決這個弱點、佛法為什麼能解決這個弱點。這些問題,只有完全明確,那麼才能說,這是學佛的開始。不然,總是一無是處的。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如今的做法,是什麼呢?一進門,就趕快找個比丘,三皈五戒,之後呢,看經典——要成佛,要度人。要如何如何。天哪,他們甚至不知道,佛是什麼概念。

什麼是解脫?不知道。我們有漏世界,為什麼說有漏?無常指的是什麼?很多很多基礎問題大家都不知道。只是牢牢記住——我三皈了,然後日後可以碰到佛,然後我也成佛,然後就度人。 就像神話一樣,或者就像孩子做白日夢一樣。這真是可惜。

然後,跟著前人,盲目得跟著,師父說什麼,也就聽什麼。當然了,經典也就不敢多看了,師父的語錄,似乎比經典更權威。這些都是漢地佛法的頑症。

這個問題,我們這樣說。南傳佛法、藏傳佛法、漢傳佛法,彼此發展都有自己的因緣和歷程,所以特色各自不同。


漢傳佛法,需要次第。需要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修行系統,來讓更多的人受益。

大家想一下,是不是這樣呢?漢傳佛法,很少講次第。我們接觸佛法,估計都是從《心經》、《金剛經》入手的,然後就滿嘴一個字,似乎這就已經知足了。其實,這就是不學無術的表現。


~
我們漢地人,太浮躁,太不踏實。總是淺嘗即止,當然了,是自以為是的淺嘗即止。背會了一些語錄,就蠻以為自己可以度人了。總是愚癡和可笑。

凡事都只求一個表面的東西。這不是拿自己在開玩笑麼?自己對自己,都如此馬虎,那就不要說如何對待別人了。~ 這些就是漢地佛法,目前之現狀。


學佛之目的

這個問題,也就是需要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人身難得、又是極其不穩定——刹那生滅,誰能保證我們明天不死?我們呀,總是不肯把眼睛,看在實際上。不踏實、不實事求是。人身無常,然而我們都還做著美夢呢。

成佛、解脫,從來都不是一件便宜事,所以,我們不要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佛?

第二個問題,有漏世界,苦在哪里?

這兩個問題,頗有內在聯繫。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都喜歡鸚鵡學舌。然後他們抓住一些理論的東西,比如八苦、一百零八苦等等這些。然後又看到一些粗粗的道理。想當然,佛法似乎就是讓人長生不死,無病無災,豐衣足食,心想事成。種種這些,很美哦。於是,佛法就在他們的眼裏,變成了民間信仰。

我們看,如上種種,差不多也就是這些目的了。 如此的發心。決定了他們平日裏的修行方式,那麼導致的結果,無非就是一些共外道的結果。甚至還有民間信仰,於是人人都僅僅是為了而努力,那麼輪回便也永遠結束不了。


第二個問題:都說這個有漏世界,五蘊和合的一切皆苦。為什麼如此呢?

在佛陀之前,有許多梵志們,他們勇於探究真理。於是,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提供了種種不同的修行指導。使得人們能夠暫時躲避現實,暫時得到安樂。然而我們說,他們追求於滅苦,因為他們發現了,苦,是永恆存在的。

這個有漏的世界,不完善,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苦的。於是滅苦,成了所有人的追求目標。

於是,佛陀出現了。佛陀發現了究竟完美的八正道!這條光明大道,可以直接讓眾生滅苦,達到無生無滅的究竟解脫。

佛陀發現了什麼真理呢?運用關注力,佛陀發現,有漏世間的一切,無非心法、色法。 那就是五蘊和合。 這個世界的一切現實,都是五蘊和合,一團一團的生起,然後刹那間就滅掉。一切都是無常的。


那麼苦是什麼呢?苦就是貪、嗔、癡;就是不如實知見,就是世間的本來面目。

貪、嗔、癡,我們叫做三毒,根子在於我執身見,還是三法印沒有貫徹好。對於現實存在的真理,不能如實知、如實見,然後就不能接受,我們的心呀,已經習慣於被假相欺騙,所謂的認賊作父。然而這種不習慣就是苦。其實無處不在,都被我們忽略了。 當我們被紅塵蒙住了雙眼,我們往往不辨好壞。其實,無常、無我的本然,使得一切都是苦。在這個有漏的世界,不存在什麼值得我們留戀的。

有許多知識份子,他們說佛教太消極,總是說苦,要避世等等。其實,這種說法,是不被佛法所許可的。為什麼呢?因為佛教中的苦,不是用逃避所能解決的。相反,我們只有面對於苦,積極有為,大雄無畏的面對現實,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光光逃避,能夠逃避到哪里去呢?根本找不到什麼安樂窩,為什麼呢?因為問題不出在外面,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於是,如何逃避呢?逃避根本不起作用。

我們將如上兩個問題說明白了,希望以此,成就我們學佛的正確方向和動力。


佛教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漢傳佛弟子的佛學水準,很多基本概念都沒有搞清楚,整天在嘴上掛一個字。

什麼是佛法?

法:音譯達摩。就佛法而言,是指佛陀教導的導致解脫的方法。佛陀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發現和教導的認識真理之方法。

這裏提到了導致解脫,什麼是佛法中的解脫呢?也就是佛陀所教導,認識真理的目的,就是證到涅槃

佛陀曾說:諸比丘!法只是有為或無為。與此諸等法者,離欲稱為最勝。既驕的粉碎,渴的調伏。阿賴耶識的破滅。輪回的摧破。愛的除去。離欲、滅與涅槃。

關於涅槃,在世俗生活中的含義是熄滅。在佛法中呢,有最簡單的解釋——佛陀所給出的,就是貪、嗔、癡的熄滅。

然後說涅槃也有兩種,第一種呢,是滅盡煩惱的聖者,尚存肉身,那麼這我們稱呼為——有餘涅槃。阿羅漢聖者沒有貪欲、憤怒、愚蠢和執著,完全地超脫一切束縛,所以叫無縛

另一種是無餘涅槃。是指聖者的肉身亦滅,內心不再有任何煩惱,在此生結束後不再輪回,是自由光明安全島嶼快樂之洲無生無死無孕無作

涅槃到底是什麼呢?是一種對於世間一切事物,放下執著後的永不退轉的超脫。難以描述,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無法知道其中滋味,因為是超越想像的。很多人會將此神秘化,倒是不必——因為這是證得涅槃的成就者之個人內心體證。

那麼涅槃到底是有,還是無呢?這個問題,會難倒哲學家;然而對於切實的修行者而言,卻不構成疑惑。因為,涅槃絕不是一種存在,也不是一種斷滅,所以佛陀曾嚴厲批評印度教吠檀多哲學外道的涅槃定義:即有,這是不如理的。

導致涅槃之道——八正道

一、正見──真實的認識、如實的知見、客觀的觀察。

二、正思維──正確的思維。

三、正語──正直的語言。

四、正業──端正的行為。

五、正命──正當的生活。

六、正精進──適當的努力。

七、正念──正確的憶念。

八、正定──正確的禪定。

佛陀在入滅前的當夜,對於其最後的弟子蘇跋陀說:蘇跋陀!若於任何方法中無八正道者,則無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八正道,這世間就不會缺少聖者。

八正道是細化,若簡略而言,還是戒、定、慧三學。正見、正思屬慧;正精進、正念、正定屬定;正語、正業、正命屬戒。

八正道以正見為根本,以我們常說的止觀為實踐。 (下期接續 ~ 修學次第!)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八正道

剛曉法師

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正見即對四聖諦的正確知見。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的如實了知。佛教的關鍵就是此正見。

2.了了分明的正確知見導致清晰思維。因此八正道之二就是正思維

人的思維能玷污或純淨自身,人的思維塑造了個人的品質,駕馭一個人的命運。善思維趨於使一個人高尚。同樣的,惡思維導致一個人的墮落。

正思維起著雙重作用,即去除染思維,發展淨思維。正思維有三:
(1)Nekkhamma,舍離世間之樂或自私,對治執著、自私或佔有。
(2)Avyapada,慈、善、仁愛,對治嗔、憎或惱恨。
(3)Avihimsa,無害、悲憫,對治殘忍或無情。
這些善惡的能量貯藏于一切眾生之中,只要我們還是凡夫俗子,在任何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這些染汙(惡)之力就會以驚人的力量顯露出來,一旦被全部剷除,即得阿羅漢果,此人的意識之流得以圓滿清淨。
在此迷妄世界中,執著和嗔恨,再加上無知是一切罪惡存在的主要原因。“貪欲是整個世界的敵人。由於貪欲一切罪惡得以接近有情眾生。當此貪欲受到某種因素的阻礙時,它就轉化為強烈的忿恨。”
一個人不是執愛悅人的外界,就是厭離可惡之物。由於愛執,人們沉滿湎於物質享受,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欲望。由於嗔恨,人們回避可惡之物,甚至不惜毀滅它們,因為它們的存在就會引起惱怒。一旦人們因內在的如實之智拋棄了自我,那麼貪執和嗔恨就會自然消亡。

正思維有三種形式:
(1)、 Nekkhamma,在攀登精神階梯的過程中,人們一步一步地放棄對物質快樂的粗細執著,正如成長的小孩逐漸丟開漂亮的玩具。… 當一個精神探求者,精進不息地修習禪定和靜慮,不斷向上奮進時,他認識到追求低下的物質享受的無益,以及拋棄它們之後而獲得的幸福、圓滿無著之法。“於此世界,無著為樂,超越一切感官樂趣亦為樂”,這是佛陀最早教法之一。
(2)、Avyapada,另外一種最難控制的感情就是惱怒、厭惡、憎恚和嗔恨。它吞噬著發火者本人,同時也毀滅他人。原意為非惡意,它同對一切眾生無有分別之心、完美至上的慈愛和善念相對。… 精神道路的探索者追隨中道,慈愛為本,自他平等。佛教的慈愛包容一切眾生,動物也為其所攝。
(3)、Avihimsa或karuna。無害或悲憫為正思維的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形式。
悲憫是一種美德,她使高尚者的慈愛之心為他人的痛苦而顫抖。同佛教的慈愛一樣,佛教的悲憫也是廣闊無限的,它不局限于同一宗教徒,同一民族,同一類人。有限的同情不是真正的悲憫。
悲憫之人象花一樣溫柔,他無法忍受他人的痛苦。有時為了減輕他人的痛苦,他甚至會犧牲自己的生命。每一個本生故事都很清楚的表明,菩薩致力於幫助痛苦和不幸之人,盡全力使他們得到幸福。 … 悲憫是出家、在家佛教徒的根本原則。

3.由正思維而產生正語,去除謊言、謗言、惡語和綺語。
致力於剷除自私貪欲之人,他誠實。無害之心生慈愛,不可能引發貶低自己品德,然後又傷害他人的惡語。他所說之言不但真實可靠,而且有善益,有意義。

4.接下來就是正業,戒除殺、盜和邪淫。
此三種惡業是由貪欲、嗔恨和無明而產生。當精神探求者的思想逐步消除了這些因素時,染汙習氣則得不到顯現。他將不會以任何藉口進行殺、盜。心靈的純潔將使他過著清淨的生活。

5.身、口、意三業清淨之後,一個有精神追求的在家居士將致力於淨化自己的生活,… 虛偽之行被認為是出家人的邪命。
嚴格地來講,從阿毗達摩的角度說,正語、正業、正命是指三戒(virati),而非相對應的善德。

6.正精進包括四個方面:
已生之惡令消除,未生之惡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
在八正道中,正精進佔很重要的位置。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不是僅僅地旺依他人,或供奉祭祀,一個人才能得到解脫。

7.正念是對身,受,思,意根進行不停的意念。
對此四事的意念趨於消除欲望,以及所謂的快樂、恒常、不死之我等錯誤概念。
8.正精進和正念導引正定,即制心一處。
以滲透智觀,一心不亂作為一種強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見事物實相。
于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為智慧(panna),三四五為戒(sila),最後三個為定(samadhi)。

根據修習次第,戒定慧為修道的三個階段。

恭敬節錄自 ~ 靈山海會 http://www.lingshh.com/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法會通知

每月週日活動時間(上午8:30 ~ 下午4:30 )

第一週日 ~ (讀誦《阿彌陀經》暨 念佛共修)

淨土法要 ~ (佛遺教~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安住)

第一次 日期:2007年7月1日(星期日)

第二次 日期:2007年8月5日(星期日)

第三次 日期:2007年9月2日(星期日)

時間:早上八點半 — 佛學講座 下午二點 — 念佛共修

三十七道品講座

禮請 自鏡 法師 主持

念佛靜坐

禮請 真梵 法師 主持

地點: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三十巷十二號五樓之三

歡迎來共襄盛舉! 詢問電話:(02)2934-2010


--------------------------------------------------------

三皈依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地點:華藏佛教圖書館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30巷12號5樓之3
電話:2934-2010

08:30 ~ 10:00 第一柱香

禮請 道表法師 舉辦 ~ “三皈依”儀式

09:45 ~ 10:45 第二柱香

禮請 道表法師 開示 何謂三皈?如何受持五戒?

11:00 ~ 12:00 第三柱香

上大供

12:00 ~ 14:00

午齋 養息

14:00 ~ 15:30 第四柱香

開示 佛說無量壽經~彌陀本願

15:45 ~ 17:00 第五柱香

座談 念佛共修 晚課 回向 功德圓滿

------------------------------------------------------------

中元地藏法會

《地藏經》云:「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

恭誦《地藏經》七部

日期:公元二00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四)至八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農曆七月十一日至十四日)


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8:30至晚上04:30恭誦《地藏經》二部

八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8:30至晚上04:30恭誦《地藏經》二部

八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8:30至晚上04:30恭誦《地藏經》二部

八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8:30至中午12:00 恭誦《地藏經》一部

下午2:00至晚上08:30三時繫念超荐佛事一堂 暨

中元普渡蒙山施食 大回向

※ 歡迎報名參加 並請提早登記 ※

地點:華藏佛教圖書館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30巷12號5樓之3
電話:2934-2010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學佛次第-發菩提心

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維摩詰所說經


經云 :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業。何等為十。所謂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告迦葉。菩薩有四法忘失菩提心。何等為四。欺誑阿闍梨等。問曰。何故但說有四法能忘失菩提心因。不多不少。答曰。忘失有四種故。略說有四種。一不正信忘失。二信顛倒忘失。於菩提心中見有過故。三所受諸法。皆是假名心故忘失。四得法體心忘失。此四種忘失中。對有四種因。如是次第。應知。

大寶積經論

爾時善目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菩薩修一切諸法。唯是發菩提心以為根本。何 以故。世尊。一切諸法皆是虛妄唯心分別。體無諸物離一切物。如幻無根本。隨所求而成。遠離作者受者。其性不住離於諸住故。世尊。一切諸法無始無終。以無二 離二故。世尊。諸法無我無我所。以無主故。諸法平等如彼法界。以非客故。世尊。諸法非主。以遠離諸貪故。諸法離於分別及種種分別。以遠離可取及捨心故。諸 法不來不去。唯是智境界故以其無知空主者故。世尊。時諸毛頭凡夫。於無我法中而生我想。於無眾生中而生眾生想。菩薩作是思惟。我以如是妙法。令諸眾生而得解悟。世尊。是名菩提心。一切眾生安隱心。樂心無上心。法界心光明心。眾生住持心。依如是心而生。名為發菩提心。 佛說法集經

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佛門外道

教內"捧"袁了凡~對三寶弟子有利? 有弊?

許多佛網還開有"了凡四訓"專欄 ~ 強調如下:~ (必讀?!)

普勸修學《了凡四訓》。我因為讀《了凡四訓》而入佛門,~ ..................,修學《了凡四訓》、改造命運,鮮活的神跡何止萬千!印光大師平生力為提倡此書,印送百萬之巨。 (胡說八道! 聽誰說的?!) 諸位萬萬莫因~ ...........。退一萬步說,暫且不論佛法,但從世間以史為鑒的做法看來,也應該借鑒前人的經驗。從古至今,~ ....參與修學《了凡四訓》中來吧!


學佛人: 外 道!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 學佛的環境多出了一本"了凡四訓"! 不妨大家一起提供有關袁了凡的資訊! 好好來研判一下! 出家在家都反省一下! 媒體山頭一大抄! 簡單問一句 ~ "了凡先生學佛學的怎樣呢?" (請告知!) 以為最起碼 ~ 有違三皈 助於外道!


流雲天下:
個人認為與三皈依不相違。
了凡四訓所講述的就是從一個認為萬事都是註定的,不可改變的外道思想的人,到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命運在自己手裏的,通過拜佛、持咒、行持善法最終改造自己命運的事例。
可以看成是一個人學佛的因緣過程。不知道有何違背三皈依?


學佛人:

不好意思 ~
我以為 ~ 既然都
"已經"入了佛門了! 都"三皈"!
不好好的深入經藏! 洗去了凡四訓的
餘毒! 只見到處還開了專欄討論! 奔相走告!有礙修行!

棕瓦灰牆:

這個問題有討論價值!
善良是佛法的全部嗎?
佛法只是善良嗎?——學佛多年的人,自知!

任天涯:

大乘道的特點在於方便
了凡四訓雖然不是正法,但也可引人入道,勸人向善。

傲笑:

裏面說的命自我立,是有點佛教的思想,佛陀教導大家命是因果所為,可以改變比如懺悔,行善積福等。

不過以前佛陀在時,大德們聽到佛陀這樣的教誨,都會隨佛陀出家,修行出離證阿羅漢果。

現在的人沒有以前大德利根,要是看了四訓,如佛陀對阿難說的惡人生善處,善人生惡處,改來改去也是很麻煩的。如果生到天上光享受善娛樂,久不知苦墮入惡道,那就更加麻煩了。

佛陀初轉法輪說四聖諦,對5大梵志是最有效的教育,對現在活在高科技的人,也非常的有效,特別現代有些人的享樂雖然不清淨,但也不亞於天上的肆無忌憚了。

梵志修善不究竟,而佛陀教法最為究竟。佛陀說:“世間只有一究竟道,無眾多究竟道。”

觀自在:

轉 ~ 節錄 陳慧劍居士的一篇文章作為參考!

我們不管世間誰是真道人,誰是假道人;誰是吹法螺,誰是吹牛皮;我們祗看他「思想是否定於落實」。我們不看他「講經論道」,天花似雨。

袁了凡受教於雲谷禪師,我看他沒得個入處。原因是他用「記數」的方法,來累積千百條善行,原來他竟然是「為了」換取「子嗣、壽命、功名」。他對改變自己命運之重視,尤重於「生死問題」之瞭解,也算用心「良苦」。但是,袁了凡不是「修道人」,他沒有注意到佛家的思想不在這裏。他的改變命運觀念固可同情,而他在「信仰」上,令人覺得除了「要求」,不知還有什麼?「為善」難道就是為的些「皮相事」?

他的「信仰意識」,祗是木乃伊穿著的、架空的金縷玉衣,因此使他的「信仰」,成了一項「意識危機」。

袁了凡,在佛法裏沒有得到甚麼,他的「了凡四訓」指導一個「凡夫俗子」為善去惡可以參考,若引導向深一層次浸入佛理之人,則過份簡陋。

學佛人:

要弘"了凡四訓"也行! 更要點出袁了凡的不就竟!
外道就是外道! 做參考當然可以! 但也要令佛子隨時做"魔"想!
我贊同 ....... 說四聖諦!

任天涯:

佛陀也教過人天善道的,從這一點上說,了凡四訓也有它存在的意義。

芝麻開花:

《了凡四訓》不是了義法,但對人天乘,或者說下士道的修行,無疑是個良好的參考讀物。

傲笑:

不承認四訓是佛經。以下觀點不圍繞四訓的討論。
於事講因果,所謂的命或命運吧,就是因果。
龍樹菩薩說:“說有我一偏,說無我一偏,二者皆不著,是人行中道。”

延光法師:


不可把了凡四訓奉若佛經

命自宿世也好,命自我立也好,大題上都承認有個“命”的存在,這正是有悖於佛法的地方。佛教於理講體空,於事講因果,從無命運之說。命自我立之論,看似對宿命的否定,即如此何以有我立之說。有“我”即犯執犯偏,離佛正見何其遠矣。

雖說善書,但佛門推崇過頭,怎彰我如來正法。聲聞之內,五乘具足,何顧舍內典而趨俗教,為佛弟子,當斟酌深淺。

傲笑:
法師的意思是叫大家依照佛教經典修行。這些不解脫的雜書就少看為好,佛教的由淺入深世間善道解脫道菩薩道盡開示,有時間多學佛教經典,好過看些不清不楚的雜書的好。

學佛人:
印光法師文鈔嘉言 ~

因果一法.為佛教入門之初步.亦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要圖。丁氏所錄.未可以袁氏之不德.而謂其為不足流通也。且袁氏往矣.能知其不德者幾何人哉。袁氏初則闢佛.繼則閱歷轉深.的知因果毫無差忒。雖未息心研究佛典.觀其所載感應事.實於佛法心悅誠服。吾謂以袁氏紀氏之博達.尚孜孜然以因果報應是輯。後之鑒者。或必有深感焉。不欲流通即已。若意欲流通.即便流通。政不宜過於計慮也。

若紀文達、袁子才之輩,皆同一病。紀、袁頗相信因果,每記載佛法感應事實,皆不曾潛心研究,故所論多有外行話。袁,則初闢佛,而後信佛,信而不能研究修持,所謂聰明文字障也。

摘自:

佛教網 http://www.zjfj.bog/bbs
中國居士林 http://bbs.chinajsl.net

佛學講座

剛曉 法師

(sacca)就是真實之理,其梵語為satya,意為無可爭辯之事實。

根據佛教,與眾生有關的諦理有四。

在《邊際經》中,佛說:

“於此六尺長之身,及其思想相思惟,我說世界、世界之始、世界之滅,及導致世界之滅的原因。”

在這獨特短文中,世界(loka)意指苦。

這段意味深遠的經文講的就是佛的如實智見的四聖諦。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此諦恒存不變。佛陀向這迷妄的世界揭示了此真諦。它們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因為它們是恒常之理。佛陀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獨自覺悟此真諦。他自己說:“它們是前所末聞之法。”

因此,“佛教是印度教的自然發展”這一說法是毫無道理的。

我們雖然要承認。有些基礎學說通用于兩方,但這只不過是因為這些學說共同存在于恒常理法之中。

這些真理在巴厘文中稱之為聖諦。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它們是由最偉大的聖者,遠離情欲的佛陀發現的。

第一諦說的是苦,在英文中,因缺少相應的等同詞,被詮釋為痛苦,傷惱。dukkha(苦)的感覺意為難以忍受(du=難,kha=忍),作為一個抽象的真理,dukkha(苦)為du(可惡)和kha(空)之意。世界以苦為支點,故可惡;世界無任何實體,故為空。

因此dukkha(苦)有可惡之空的意思。

凡夫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聖者如實知見事物的本質。對聖者來說,有生皆苦。在此被虛幻之樂蒙蔽的人類世界上,聖者找不到任何真正的快樂。物質享受只不過是對某些欲望的滿足而已。貪求之物一旦到手即產生厭惡。欲望永遠得不到滿足。

一切有情皆有生,有生則有老,病以及最後的死,沒有一人能倖免於此四種不可逃避的痛苦。

希 望受到挫折也是苦。我們不希望同所憎惡的人和事相聚,也不希望與所喜愛的人或事相離。但是,我們不能常常如願以償。我們不期待或欲求之人之物卻往往不招自 來。有時候,這些意想不到,非喜好之境變得如此的忍無可忍,使人痛苦不堪。脆弱無知之人只好自殺,好象如此這般,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真正的幸福來自於 內心,不能以金錢、權力、榮耀以及征服來衡量,如果以強迫等非法手段獲取或誤用,乃至以執著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世間之物,它們就會成為佔有者痛苦和悲傷的根 源。

通常說來,感觀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而且僅有的快樂。毫無疑問,對這些遷流不定的物質快感的期待、滿足和回憶會給人帶來一種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們都是迷幻不實的假像。根據佛陀所說,無著(viragata)或超越物質享受更為快樂。

簡而言之,五蘊之身即是苦之因。

我們應該謹慎地分析和驗證第一苦諦。此諦依有情眾生及其生命的各個方面而建立。這種檢驗使人恰如其分地瞭解真正的自己。

苦之因為貪或執著,這就是第二聖諦。

《法句經》第二百一十六偈言:

欲生憂,欲生怖,盡離欲,無憂更無怖。

這種貪欲是一種強大的潛在心力,它是絕大多數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這種大小不一的貪欲引導眾生往復輪回於此娑婆世界,迫使眾生執著於生命的一切形式。

獲證一來聖果,貪的粗顯形式得以消減,在獲得不還聖果時完全根除,達證阿羅漢才能斷滅貪的細微形式。

只有修習佛陀所宣說的中道,才能根除苦和貪,從而達到涅槃至樂。

第三聖諦就是苦的徹底終結,即涅槃,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槃是由全面消除所有形式的貪欲而實現的。拋棄一切對外部世界的執著,眾生以法眼而見涅槃。

此聖諦必須通過修習八正道,即第四聖諦而了證。此無上聖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捷徑。它避開兩個極端,即削弱智力的極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礙道德發展的極端自我享受。

轉載自 ~靈山海會 http://www.lingshh.com/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法會通知

每月週日活動時間(上午8:30 ~ 下午5:00 )

第一週日~ (讀誦《阿彌陀經》暨 念佛共修)

淨土法要~ 佛說阿彌陀經 (佛遺教~依四念處安住)

三十七道品講座

禮請 自鏡 真梵 法師 主持

第一次 日期:公元二00七年四月一日(星期日)

第二次 日期:公元二00七年五月六日(星期日)

第三次 日期:公元二00七年六月三日(星期日) 時間:早上八點半 — 佛學講座 下午二點 — 念佛共修

三十七道品分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含 ~ 四聖諦〉

第三週日~ (受持《八關齋戒》暨 念佛共修)

佛說:「今我得佛道,本從是八戒起。」

八關齋戒

禮請 道表 法師 主法

日期:公元二00七年六月十七日(星期日)

時間:早上八點半 — 受戒 開示 下午二點 — 念佛共修

地點: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三十巷十二號五樓之三

歡迎來共襄盛舉! 詢問電話:(02)2934-2010

《華藏佛教圖書館》敬上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佛學次第 知恩報恩

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應正答言。佛是知恩報恩者。何以故。一切世間。知恩報恩無過佛故 《大般若經

佛告阿難。諸善男子。堅誓師子者。今則我身釋迦文是。菩薩如是親近善友。乃至喪命終不起惡。何以故。為知恩報恩故。所以者何。菩薩得近善知識故。能速成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薩常勤求善知識。為聞佛法乃至一句一偈一義三界煩惱皆悉萎悴。菩薩至心求佛語時。渴法情重不惜身命。設踐熱鐵猛火之地。不以為患。菩薩為一偈故尚不惜命。況十二部經。.....

菩薩勤求十二部經。所以者何。念佛重恩為欲流布諸佛正法。為欲增長諸佛法故。為令世間信佛法故。為令一切無量眾生悉得無上菩提道故。是故菩薩念十方無量諸眾生故。為報諸佛之重恩故。是故菩薩所以勤求十二部經。

菩薩知恩報恩者。為眾生說。說何事。云何說。說何事謂十二部經。云何說謂成就五事。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說有二事。一者次第說。二者清淨說。次第說者。初說檀波羅蜜。次說尸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為知恩報恩故。思惟其義如法而住。是名次第說。

次第說者一切說。一切說者。謂十二部經。乃至一句一偈乃至半偈。若辭若義若法。於其法義示教利喜時。或時呵責。或時真說。或時喻說。隨所應說。或淺近說。或易入說。隨所樂聞。是名菩薩恩報恩次第說法大方便佛報恩經》

今日淨土法門之錯誤之見 (上)

轉載至中國居士林論壇 http://bbs.chinajsl.net/

徐業鴻老先生(前淨空法師)的邪知邪見:

※ 佛一生當中所說的經論很多,你只能學一種,你不能學很多。—— 淨空

※ 三藏十二部這一部《大藏經》,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就像藥鋪裏全部統統都有,你要整個都吃了,必死無疑,你還會有救嗎?所以諸位要曉得,藥物能害人,佛法能害人,害法身慧命,害死人。—— 淨空

※ 如果諸位說念這一部經還不夠,還要念別的經,那就是我從前都講過了,我在新加坡也講過了,第一等人就念一部經,這是上上根人,一切諸佛都向他禮敬,因為太難得了,一生念一部經;第二等人,念兩、三部經;第三等人念五部、六部經,念得越多,等級就越往下降。

你說:我還想多念一點,那我就告訴你,你往生沒指望啦!雜啦!雜修了,這就是你修的摻雜了,你摻的越多,你越沒有指望。

不 要搞得太多、不要搞得太雜,夠了!一生已經學不盡了,再貪多就錯了。我在講堂裏,中國、外國不只說一遍,說過很多遍啊!你一生依這一本無量壽經來修行,上 上根人;說這一樣不夠,恐怕不行,多學幾樣,那你好!學五經一論就多了,六樣東西了,你學六樣東西是中等人,就不是上等人了。看到五經一論,六樣恐怕太少 了,還不行,還要多加一點,那再加蕅益大師有淨土十要、印光大師有全集、蓮池大師有法匯,這些東西加起來,已經可觀了,下等人。還不夠,我還要學些大乘 法,華嚴、法華還有好些大經、大論沒有學,你再學沒指望了,西方極樂世界往生靠不住了。愈是最上乘的法愈是專、愈簡單愈容易,要你專一,這才行。——
 

此是法執,學理未圓,即成邪見:

1、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廣學多聞、一門深入,只說一半,是誹謗三寶。勸同修切莫以方便為究竟,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貽誤眾生。

2、一切修行法門無不是念佛法門,一切修行法門無不是淨土法門。舍此不知,是不明心地。

3、如來無說而說,此且不論。3藏12部只是1部經,此1部經有84000名號,愚人不知,是自絕于如來智海。3藏12部,都是無量壽;84000佛,都是阿彌陀。我真不知阿彌陀經之外,佛還說過什麼。

4、法無專雜,專雜在心不在法。圓人學佛,持名、持咒、誦經、禮拜,無不是念佛;同樣,懇切持名即是持咒、誦經、禮佛。普賢十願、菩薩六度是一中含多、多即是一,只講一半,是誹謗三寶。

5、祖師說法,從來是身口二說,且無言之教,當用法眼讀。蓮池大師是在廣學多聞、融會貫通的基礎上,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讀雲棲法匯一書可知。舍此不見,是懶惰懈怠。藕益大師一生通讀大藏經,難道他老人家與蓮池大師背道而馳不成?若此,是真誹謗矣。

6、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徑。入佛門有84000,修行路只有1條。條條道路通北京是方便說法,不可以方便為究竟。法華雲,是舍唯有一門,而複狹小。正是此意。

7、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是對文化較低人的大方便、大慈悲。若無此方便,則不識字人難睹佛光。佛法是青黴素,根機不對,一針要命。一針要命也非是佛法有毒,過在眾生。何以別人得益而自己要命?佛法青黴素有84000種,菩薩當以大慈悲心,應病與藥,應材施教,方是如來慈悲本意。

8、一句佛號、一部經,何以能夠一生成就?因為佛法可由一句義通達無量義,祖師所謂持佛名號暗合道妙即是此意。文化較低人,若不能廣讀經論,亦當如說修行、依教而證。二六時中,佛不離心、心不離佛,口喃喃、心念佛、更以耳聞,以欣厭心,念念含願,定可一心不亂而成就淨業。

9、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是84000法門之一,受持此法,定可往生。但有一先決條件:不可誹謗如來餘深法門,更當讚歎。如此,方與如來大慈悲心相應,方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應。

10、以上,願就教於大德,供養於十方。願與同修共勉。